[TOP]

儒林外史

此書被瀏覽15次

6人閱讀過此書

副標題 :

作者 : 吳敬梓

分類 : Chinese Literature

關鍵字 :

沒有書籍描述
1則評論
 
 
2013-03-27

長久以來,學術思想是依賴著當時社會上的人民與君主的喜好,才得到重視及推廣,它離不開“勢”,因應王權而行。自漢武帝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後,儒家就成為我國各朝代所尊崇的學術思想,更作為人們道德規範的準繩。及後,科舉制度的出現,儒家思想也成為了錄取士人的準則及內容。

科舉制度源於漢代的精辟廉舉制,當時的君主為了吸納更多人才為國效力,而實行精辟廉舉制,各地官員向朝廷推薦有能之士、孝子廉孫。及後,魏晉時期出現了九品中正制。隋代有感制度的過時,往往被有財之士所把持,便開創了科舉制度,選用真正有才幹與品格高尚的士子,儒家思想與學術就是用來衡量這些士子的唯一方法。明朝時期,朱熹把考核的內容大為縮窄至只能“代聖賢而立言”,士子不能自由抒發已見,以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作為抒寫文章的依據。滿清政府,為了有利對漢人統治,提倡一直以來的科舉制度,一方面為了吸納有學之士“以漢制漢”,另一方面為了對當時漢人士子思想的鉗制與禁錮和愚弄。

儒家所提倡的“道”,被迫屈服於“勢”之下,在朝代變更之下,“道”的性質也隨著變質。《儒林外史》的作者吳敬梓,對當時社會的腐敗,產生憤世嫉俗的思想,而這思想日益增長,為了糾正當時這些日益腐敗的思想,提倡正統儒家學術思想,而創作出《儒林外史》藉此批評當時社會不良風氣。他把當時社會日益腐敗的責任,歸咎於日益腐敗的科舉制度上,士子考科舉只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、富貴榮華,完全扭曲了儒家所提倡的真正之道: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的人生哲理,只談自身的知識水平,不談個人道德修養。“達則兼濟天下,窮則獨善其身”的處世原則變成了空談,功名利祿、富貴榮華才是他們人生最大目的及處世之道。這都是當權者利用了當時士人一心“求善”、“求治”的心理,將他們引導到無知、無識、無用、無?的邪惡道路上的後遺証。

在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至第二十回中,我們便能看到作者通過匡超人的變化,闡述科舉制度成為士人追求功名利祿極其嚴重的禍害。匡超人本是一個純樸善良的農家青年,抱?奉養雙親的志願,辛勞工作,作小生意奉養雙親,尤其在他伺候癱臥在床的父親的一舉一動,可見其孝順之心。而且文中匡太公亦云:“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,極是難得。”都證明了匡超人是一名尊奉“孝悌”之人。可是,他踏上科舉之路後,認識了景蘭江那些自命清高的“斗方名士”,實際上只不過是一些科舉不得意轉而招搖撞騙的食客,開始明白到何謂“名利”;繼而在潘三爺身上學習到何謂“富貴榮華”之道,漸漸變成了毫無道義可言,自吹自擂的小人,完全忘記了他父親的臨終教誨:“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,德行是要緊的……萬不可貪圖富貴,攀高結貴……”。

儒林外史

ACNO C013297
索書號 857.44 2640
複本總數 1
館藏位置 Library
借閱分類 Common Books
ISBN 978-957-14-3055-3
出版商 三民
出版年份 2008
版本 第三版
警告 No Alert Message
小說 Y
語言 中文
科目 Chinese Literature
購買日期 2010-05-22
價格 60
面(頁)數 560 面
插圖及稽核細節
未選擇任何檔案 選擇檔案
支援上載大小: 10mb | 檔案類型
標題:  Youtube: 

最新書評

更多
1

儒林外史

長久以來,學術思想是依賴著當時社會上的人民與君主的喜好,才得到重視及推廣,它離不開“勢”,因應王權而行。自漢武帝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後,儒家就成為我國各朝代所尊崇的學術思想,更作為人們道德規範的準繩。及後,科舉制度的出現,儒家思想也成為了錄取士人的準則及內容。

科舉制度源於漢代的精辟廉舉制,當時的君主為了吸納更多人才為國效力,而實行精辟廉舉制,各地官員向朝廷推薦有能之士、孝子廉孫。及後,魏晉時期出現了九品中正制。隋代有感制度的過時,往往被有財之士所把持,便開創了科舉制度,選用真正有才幹與品格高尚的士子,儒家思想與學術就是用來衡量這些士子的唯一方法。明朝時期,朱熹把考核的內容大為縮窄至只能“代聖賢而立言”,士子不能自由抒發已見,以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作為抒寫文章的依據。滿清政府,為了有利對漢人統治,提倡一直以來的科舉制度,一方面為了吸納有學之士“以漢制漢”,另一方面為了對當時漢人士子思想的鉗制與禁錮和愚弄。

儒家所提倡的“道”,被迫屈服於“勢”之下,在朝代變更之下,“道”的性質也隨著變質。《儒林外史》的作者吳敬梓,對當時社會的腐敗,產生憤世嫉俗的思想,而這思想日益增長,為了糾正當時這些日益腐敗的思想,提倡正統儒家學術思想,而創作出《儒林外史》藉此批評當時社會不良風氣。他把當時社會日益腐敗的責任,歸咎於日益腐敗的科舉制度上,士子考科舉只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、富貴榮華,完全扭曲了儒家所提倡的真正之道: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的人生哲理,只談自身的知識水平,不談個人道德修養。“達則兼濟天下,窮則獨善其身”的處世原則變成了空談,功名利祿、富貴榮華才是他們人生最大目的及處世之道。這都是當權者利用了當時士人一心“求善”、“求治”的心理,將他們引導到無知、無識、無用、無?的邪惡道路上的後遺証。

在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至第二十回中,我們便能看到作者通過匡超人的變化,闡述科舉制度成為士人追求功名利祿極其嚴重的禍害。匡超人本是一個純樸善良的農家青年,抱?奉養雙親的志願,辛勞工作,作小生意奉養雙親,尤其在他伺候癱臥在床的父親的一舉一動,可見其孝順之心。而且文中匡太公亦云:“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,極是難得。”都證明了匡超人是一名尊奉“孝悌”之人。可是,他踏上科舉之路後,認識了景蘭江那些自命清高的“斗方名士”,實際上只不過是一些科舉不得意轉而招搖撞騙的食客,開始明白到何謂“名利”;繼而在潘三爺身上學習到何謂“富貴榮華”之道,漸漸變成了毫無道義可言,自吹自擂的小人,完全忘記了他父親的臨終教誨:“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,德行是要緊的……萬不可貪圖富貴,攀高結貴……”。

閱讀進度

已加入書櫃的書,可在此處記錄你的閱讀進度啊!

已看完此書了嗎?快快寫下你的感想及評分吧!

本書籍資訊

ACNO C013297
索書號 857.44 2640
館藏位置 Library
借閱分類 Common Books
ISBN 978-957-14-3055-3
出版商 三民
出版年份 2008
版本 第三版

關鍵字 (0)

複本